Aug
2008
28

自由生涯不自由

做 freelance 已有數年時間,但完全賴以維生亦是今年的事。音響/音樂這行業,大都是自由身工作的;或許全職只會發生在最初入行做 trainee(其實是打雜),人工極低時間極長,大家都在猛烈的學習儲經驗,希望終有一天名氣夠經驗夠,辭職投身 freelancer 一族。

入行六年,在沒有計劃過的情況下,由全職轉至自由身。最初的一個月,生意像從天掉下來一般,又多又「和味」。滿心歡喜以為創業成功,怎料每項計畫均是長線投資,所花在洽商和等待的時間往往比實質工作長好幾倍。眼看日曆一天一天被撕去,戶口內的銀碼屢創新低,連貓糧都沒錢買的時候,沒想過番頭打工是騙人的--事實上朋友曾找我加入他的公司,在上班前兩天(也即是見工後三小時)被通知該公司正進行某些法律程序,暫時需要凍結資金,一星期後朋友叫我不要等了,我亦眼巴巴看著浪費了一星期時間沒接工作,還花了金錢買 smart causal wear 上班。這朋友介紹的工作來匆匆去匆匆,誰說做長工比散工更有保障的?

舊同事說:這或許是你的命,註定你要做 freelancer。

窮困的時候不會認為這是合理答案,只想拼命找工作解決生計。兩個月後生意不見得多了,消費時還是「度住度住」,但我漸漸明白現在是很好的時機去調整自己的心態,準備去迎接永久地轉為自由身工作者。

自由身工作者,通常被解作很自由。這個想法對了一半,例如今天我決定放自己半天假,在家整理好帳目、跟進後天的音響工程安排後,我便去銀行入票,下午四時拿著 MacBook Pro 在 Starbucks 吃早/午餐,上網跟網友聊天輕鬆一下。但心裏也惦念著公事,看到客戶電郵還是會查一下跟進一下。

剛在電話跟監製聯繫過,為要確定九月的工作。他問我在哪,我說我外出了,在 Starbucks 休息,總不成一星期七天在家對著電腦做做做,偶而也需要「透透氣」。他同意極了,因為他也是 freelancer。

那通電話後,我便開始思想自由身工作者這題目。大家都習慣看漏了「身」字,freelancer 只是沒有固定僱主。其實一天要賺錢養自己養家和養貓,一天都不會是自由的。反而在 freelancer 的日子裏,我更不願意放假休息,一星期七天都工作,一日廿四小時都可能在工作中。跟客戶每一次見面,每一通電話,都有著見工般的壓力。每一次交貨,都是生死之戰,決定了客戶會否選擇繼續合作。每一次報價,都在足夠養生的條件上,儘量降低成本降低價錢,為的是要拿到生意。

我知道我某些性格是十分適合 freelancer 的:喜歡自學,且學習能力高和快;習慣獨立工作,不需要依賴同伴;能彈性時間和地點工作等。但某些性格卻很致命:我這人沒有野心,缺乏長、中、短期目標,沒有太多計劃,也容讓自己躲懶和拖延。可是自從那天跟生意夥伴去辦商業登記,付了 HK$450 商業登記徵費,花數百元開公司戶口和做公司印後,這些東西自自然然都改好了。現在習慣每晚臨睡時(其實已是黎明時份)計劃明天的工作。每天醒來通常已過十一時,所以都要先聯絡客戶或到銀行等。吃過午飯才開始需要腦力的工作,因為我這先天血壓過低的人,註定早上是腦殘的,所以一般朝九晚五工我都不適合。做得累了便跟貓貓玩一會兒,直至晚上跟家人吃晚飯看無聊電視劇;到他們睡了,家裏回復清靜,我又可以開始下半場工作。

在 freelancer 生涯中另一大難題就是報價和追帳。從來都覺得為自己貼價錢牌是很難為情的事,所以做過那麼多工作都很不情願談薪金談代遇。幸好遇著生意上的伯樂,他是老朋友,會教我報價,最初的時候甚至替我跟客戶開價;而且做了數個月全職 freelancer,已經掌握到每個工種需要的技術、時間和成本,也知道自己每月的開支,對行情也多了掌握。追帳仍是有點難度,尤其是最初的生意大多來自朋友,很多時候都不好追,而且也明白做生意的困難。幸好暫時遇到的客戶都好關照,沒遇到壞帳爛帳,他們甚至很關心我的財務狀況,大都加快付款速度。這個是很感思的!

渡過了這些致命的瓶頸位置,更不願意放棄了!所以最近除了為自己定工作進度逼自己完成外,也在努力開拓新商機。對於我這只顧眼前的人來說,實在太不可思議了~

從AO到FREELANCER的圖像 最近都在過儉吃儉用的日子,除了必須的食和行外,其它開支可免則免,還要儲流動資金作買賣呢!可是當我看到這書《從AO到FREELANCER》,覺得題目實在吸引,也難得遇到知音人明白自己所選擇的苦和樂。作者黃明樂的學術背景和工作背景,可被稱為這一代的尖子。這書前半部份敍述了作者如何考進 AO,和在政府工作多年的心路歷程。在英國進修回來後為何選擇毅然放棄別人眼中的黃金仕途,投身看似毫無保障的自由身工作者。謹將此書,推介給自由身工作的你、想投身 freelancer 行列的你、身邊有親朋當 freelancer 的你,和有興趣多了解我們的每一個你。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Tags: ,  

2 Comments

  1. irenegarden

    有幾個朋友都是 freelancer。我有一次跟其中一位說:freelancer 根本就是 24hrs on-call 的代稱,只是人們聽見「自由身」時就只是有將「自由」二字聽進去,然後忘了「自由身」的「身」其實往往可以比打工仔更「身不由己」;最典型的例子是,想要給自己放一個長假,去一個旅行,但又怕放假期間丟了接新工作的機會,結果反而幾年都沒有真正放過假!

    Reply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