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英文科老師
Posted in book on 07/25/2008 04:51 am by記得中七開學時,我們這中國文學混合商科班的英文科老師換成科主任(按慣例她只會教英國文學班)。第一天上課,幾位同學跟老師到教員室拿東西,回來後便把大大小小的英文課外書填滿貯物櫃。她規定我們在模擬試前要看六本英文書(中六班好像要讀十四本),還留空一個小壁佈板貼上五顏六色的彩紙供我們記錄讀書名單。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»
記得中七開學時,我們這中國文學混合商科班的英文科老師換成科主任(按慣例她只會教英國文學班)。第一天上課,幾位同學跟老師到教員室拿東西,回來後便把大大小小的英文課外書填滿貯物櫃。她規定我們在模擬試前要看六本英文書(中六班好像要讀十四本),還留空一個小壁佈板貼上五顏六色的彩紙供我們記錄讀書名單。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»
這裏有兩首關於孩子的歌:第一首是孩子的心聲,作者 May 姐姐為臨床心理學家,盼望能為小孩帶來心靈的安慰。第二首原是二零零二年麥當勞兒童之家的主題曲,沒想過今天在《5.12關愛行動》唱出來,竟然是那麼貼切。
除了關注災區的兒童,希望大家也會關注到災區的遺老,他們是受最少關注的,也是最難適應新生活的一群。
電影《男兒本色》獲提名第四十四屆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最佳原創電影音樂。嘩!
昨晚收到好友的短訊時,要不是在監製學生的歌,真的會即時尖叫呢~~
希望好友把金馬帶回來!
12月8日,好期待啊!!
今日是……大日子。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»
黎鍵老師是其中一位我很敬佩的老師,他跟何應豐老師合教的《劇場美學》更是我在演藝學院收讀科藝文憑時對我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科。我的媽媽是標準粵劇迷,她在家曾播放一套由粵劇名伶阮兆輝先生旁述,介紹港粵名伶演出《六國大封相》的光碟,引起了我對粵劇的興趣。直至上黎鍵老師的課,才一步一步從基本學習有關粵劇及其它中國戲曲的種種,繼而愈看愈有戲味。雖然未至於成為戲迷,卻真的開了我的眼界,也曾跟著媽媽去看黎鍵老師策劃和統籌的實驗粵劇《張羽煮海》、《十五貫》和《呂蒙正、評雪辨蹤》。他和何應豐老師所教有關東西方劇場美學的概述和比較,對我現在的音樂/音響工作,和欣賞其它劇場演出,建立了鞏固的根基。他倆一老一少,多年來不斷合作無間,探討東西方劇場的結合,其對藝術發展及教育的投入與熱情,大大鼓勵我對音樂的探索和進深。在此,為到黎鍵老師的離去,我真的感到婉惜,深願他的精神會得到年輕一輩承傳,使中國戲曲和東方劇場繼續發展。
延伸閱讀:
2007-05-26 Great Sorrow
2007-06-14 A moment of silence
2007-06-05 《文匯報》〈戲曲視窗〉:黎鍵和粵劇
2007-06-01 黃志華:悼黎鍵前輩
2007-06-17 《蘋果日報》梁文道〈牛棚讀書記〉:必要而寂寞的註腳
2007-05-30 Uwants討論區:安息了,黎鍵老師
2007-06-11 《大公網》:弘藝治學稱典範誨人立德樹楷模
晚上跟好友吃燒鳥亭,天南地北無所不談,然後談到 Al Gore 的 “The Unconventional Truth”--地球暖化,城市被海水淹沒,傳染病,疫症,人類滅亡?!我們在想現在的人會否因此而選擇不生育,還是應該生育並教育下一代,地球才有希望呢?
對於這些很大很大的問題,自問沒有甚麼真知灼見。愈看得多有關全球暖化的報導,愈覺得個人力量雖然渺小,卻作為人類整體卻每天自覺和不自覺對地球作出永久性的傷害。我不知道這問題會不會有出路,還是如書中統計數字般繼續加速惡化下去。但昨天有關「香港以後沒有真正冬天」的報導,和剛才的一陣狂風怪雨,教我想到我們距離 “The Day After Tomorrow” 那日子,不遠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