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 Tagged ‘audio engineering’

監聽級耳筒 SONY MDR-EX1000

Sorry,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繁體中文.

 

(繁體中文) 音響師的音效卡

Sorry,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繁體中文.

 

抱抱我的小故事

抱抱良音2007得獎典禮
昨天在「抱抱良音2007得獎前奏」向營友介紹自己時說:我很喜歡按掣,各種型式的都愛,愈多愈好,所以最喜愛的樂器就是鋼琴。友人答訕:鋼琴真的有很多掣啊!引得大家笑過不停。

其實,那是我人生故事的其中一半,有關愛上音樂的那段。至於音響的那一面,我想沒幾個朋友知道。

在「相書」的 “5 Things You Didn’t Know About Me” 寫了,想想也應該貼在這兒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「三歲定八十」的故事。

    五項你不知道關於我的小故事

  1. 兩歲,用螺絲批把家裏的收音機拆散了。
  2. 三歲,用螺絲批把家裏的電子鬧鐘拆散了。
  3. 十五歲,用螺絲批把自己的隨身聽拆開了再重新組裝,之後播錄音帶時比往昔慢了點。
  4. 以後,每次的裝拆過程都很順利。雖然媽媽曾擔心有一天我會用螺絲批把自己拆開。
  5. 現在,我的職業是錄音工程師,每天做著的還是從兩歲起已很喜歡的事。

可以告訴我關於你的小故事嗎?

 

假期

本打算早點起來幹活,結果還是睡至日上午竿。

開啟電腦、聲源器、取樣器、混音台、放大器,載入配樂檔,開始跟音樂起舞。

忽然有點餓,想起附近有一間很有名的餅店 Mimosa Patisserie,在網上找到地址便起行,才發現已是下午五時多。步行需時十分鐘,卻是愈近愈期待,那是我最愛的甜點--拿破崙餅啊~


Strawberry Napoleon 十個好味,鬆脆,士多啤梨吉士很新鮮!(按圖放大)


Orange Almond 一層一層的橙味糖漿和朱古力漿,甜得有點吃不消!(按圖放大)

回來前在星巴克買了最愛的 Caramel Macchiato,回到工作室,把陳綺貞《花的姿態演唱會經典實錄》影碟放在電腦螢幕上,把燈光調暗,在綺貞的歌聲裏,讓腦筋鬆馳了半句鐘,然後重投工作。


陳綺貞《花的姿態演唱會經典實錄》

累了,已過子夜,還是睡覺去。

 

熱切期待

Movie 'The Invisible Target'

今年暑假檔的大片,陳木勝導演,謝霆鎽、余文樂、房祖名主演,《男兒本色》,記得捧場啊!

來看這電影的 blog,有很多精采片段陸續上載呢!


最新消息:官方網站經已上市!

 

為自己做的事

上週,取了一天假期,在家睡昏頭(雖然之前的晚上在錄音室做通宵至早上七時半)。

買了一本雜誌。

確定了可以參加今個月的探戈舞會,YO!

週五晚外出,見了好友,在他的工作室學了很多,雖然他不在身旁,見客去(看演唱會和被帶到老蘭溝女,哈!)。半夜,他回來,看我工作,又教了我很多,然後在沙發半睡半醒,直至天亮,我們吃早餐去。Flying Pan 的 Californian Omelette 好吃得很,我們談天說地,不知不覺已三句鐘!然後,返回工作室,看他做電影配樂,像打機。好想打開他的腦袋看看是怎樣運作的(就像他借我看的電視劇集 “Heroes” 那個被遺忘的鐘錶修理師傅 Sylar)。

構思良久的 podcast 終於開始錄音了,心情興奮得很呢,彷彿已經感覺到首播的激動。

週五晚上買的那片星巴克香橙蛋糕,今天在外出工作前拿來醫肚,味道還是很好,特別是那層芝士,美味得我想多吃兩片。

今晚錄音工作完了,跟監製吃晚飯,一桌都是小食,牛柳粒好吃得很,他趁高興點了清酒。我捱過三晚通宵過後,身體不好,作病中,所以不敢喝,但心情卻是高興得像喝了很多。監製引用金大班的說話:One thing lead to another thing。承你貴言啊!

回家,輪流抱抱 Toffee 和三筒。

今晚好好的睡,明天努力工作,晚上上健身房去。

 

孤獨感

在錄音室,我跟同事說,最近做兒歌的聲音剪輯是希望工程,整容前整容後分別很大,過程好痛苦,一日只可以做一晝,否則會瘋掉。可是,我愈做愈愛聲音剪輯,愈難愈好玩。然後我還告訴他,其實做現場音控,推 fader 時是很浪漫的。同事呆掉,大惑不解,哭笑不得。我說,我會寫文章談浪漫。

雖然我知道,就算真的寫了,懂的人也不多。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»

 

Kelvin,

也許各行各業都是一樣,最初開展時總會有很長的裝備時間,時候到了才正式下山闖盪江湖。

在錄音行業裏,我有著很長的孕育期,包括選擇投身錄音室之前做現場音控的那段日子,足足有數年時間呢,還走進演藝捱過一年。畢業後沒機會入行。數年後在香港經濟最壞的那日子,我的唱歌老師開了 project studio,我才想是不是要試一試呢?跟他談之前我沒有任何錄音的經驗,雖然家裏放著一台 Apple PowerMac G4,但只是用來看看影碟玩小遊戲和做丁點兒平面設計。誤打誤撞,我走進這行業,已是四年光陰。

最初的兩年多都是在那位監製的錄音室裏做兼職,看過另一位工程師錄過數個 session,自己對著電腦試錄過一兩次,在零三年一月正式開始錄音師的生涯。最初的數個月拿著厚厚的說明書當小說看,在錄音時連自己要做甚麼聽甚麼留意甚麼都不知道,只知道錄音按3,要停就按0;不懂咪要怎樣放,不懂 pre-amp 要怎樣調校,電腦的設定更加毫無頭緒。還記得有一次覺得聲音怪怪的,不知道是甚麼事總知是很怪很怪,手多多在電琴彈了數粒音,怎麼走音了?跟伴唱音樂和之前錄的聲音都不夾。剛巧 Peter Kam 過來開會,便請他看看,搞了半個小時才知道校錯 clock。還有很多很多奇難雜症,多得我的監製兼老師 Steven,還有 Peter 和數位錄音師好友,我才漸漸掌握到錄音是怎樣的一回事。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»